材料一: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2014年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 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材料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强调,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继续增加,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力争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比例都有所提高,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稳定。
(1)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经济意义。
(2)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出谋划策。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刚经历了10年动乱,百废待兴。“改革才有希望”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改革前夕,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派出大批领导干部考察日本、新加坡、欧洲、美国等,这批领导干部通过考察,大开眼界,他们既发现了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巨大差距,也意识到发达国家在国家管理和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这批领导干部回国后,撰写了大量考察报告,总结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确保了中国改革的顺利启动,他们中的大多数也成为推动中国改革的骨干,为改革的持续深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请运用“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分析当时党中央派出领导干部出国考察做法的正确性。
城市的兴起是人类告别蛮荒的标志。早期的城市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农业城市,自然和谐,但城市功能简单;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片面强调城市的经济功能和集聚功能,城市变成了工业城市;“先发展,后污染”的模式致使城市在不断发展和膨胀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诸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各种“城市病”的挑战。面对人类转向生态文明的新阶段,如何更新理念,应对矛盾,彰显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这一城市本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城市病”新课题的研究传递着低碳、环保、和谐的共同追求,升华了城市发展理念。
请你运用“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城市发展理念的变迁。
看漫画《假善忍》,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请你谈谈如何应对漫画中的现象。
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材料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剧,经济形势面临新的问题,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包括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科技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社会开放等一系列改革,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知识密集产业过渡。
(1)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转变工作思路的哲学依据。
材料二:浙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是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是经济向更优、更高形态不断发展的过程, 但也面临经济增速进一步趋缓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正确对待新常态,必须走出经济发展上的狂热躁动和高速偏好,准确认识形势,顺应经济社会规律,立足科学发展,推动转型升级。同时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浙江发展新常态是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
材料三:剪纸是中国最为古老的艺术之一,但由于缺乏传承,剪纸正逐渐淡出大多数人的生活。在剪纸艺术日渐衰微的今天,西安两位在校研究生选择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推广这种民间艺术——开发一款名为“妙趣剪纸”的手机应用程序,让用户通过手机体验剪纸乐趣。在手机屏幕上将红色的“纸张”折叠数次,随意“剪”上几刀,再将其打开,一张充满想象力的剪纸作品就诞生了。他们还有一个想法:将软硬件结合起来,让手机生成的剪纸图像可以“打印”出来,成为名副其实的剪纸。
(3)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结合材料三,阐明科技的文化价值。
材料四:创新创业由精英走向大众,出现了大众创业、草根创新的“众创”现象,创新创业已成为一种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和时代气息。创客空间利用闲置厂房等多种场所、孵化基地等多种平台、风险投资等多种融资渠道开展创业创新,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人们因为兴趣聚集到一起,融入创新潮流,分享彼此的想法,施展才华,一起经历磨难、挫折,努力将梦想变成现实。
2014年11月10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欢迎晚宴在北京“水立方”举行,晚宴主题为“上善若水,同舟共济”。
链接一: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正式启动。水通达四方,广济天下,滋润万物,APEC21个成员经济体因水而连、因水结缘。本届APEC峰会制定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北京路线图》,这将进一步促进成员之间的互通互联,把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到更高水平。
(1)从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角度,分析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对亚太各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10分)
链接二:“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水无私、和合、坚韧等品质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追求;水的品性象征着君子风范,做人、处世应从善如流。水的品质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2)用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知识,谈谈如何才能拥有水的品质?(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