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果蝇进行相关处理后,其X染色体上可发生隐性突变、隐性致死突变、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或不发生突变等情况,遗传学家想设计一个实验检测出上述四种情况。实验时,将经相关处理的红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果蝇交配(B表示红眼基因),得F1,使F1单对交配,分别饲养,观察F2的分离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为隐性突变,则F2中表现型比例为3∶1,且雄性中有隐性突变体 |
B.若不发生突变,则F2中表现型为红眼,且雄性中无隐性突变体 |
C.若为隐性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1∶2 |
D.若为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 |
下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催化反应②和④的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
B.图中物质c为[H],它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
C.图中①②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e为ATP |
D.①④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a、d分别是丙酮酸和O2 |
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 |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5倍 |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
D.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的强度与有氧呼吸相等 |
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两种细胞呼吸速率相等),在氧浓度为a时 ( )
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
B.2/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 |
C.1/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 |
D.酵母菌停止发酵 |
细胞呼吸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
B.有叶绿体的细胞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就可合成所有的ATP |
C.动物停止细胞呼吸就不能合成ATP,作为生命基本特征的新陈代谢就此终结 |
D.细胞呼吸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 |
提取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 ( )
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 |
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 |
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 |
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