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现代化(又称近代化)的探索经历坎坷,过程曲折,给人们的启示也非常深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自次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卑职”等用语。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鸦片战争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起点。洋务运动艰难地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材料三: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30年,现代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现代化建设才逐渐步入了正常的发展轨道。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社会习俗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从政治和思想文化近代化的角度看,中国有何重大的探索活动,简要说明20世纪初思想文化近代化探索活动在我国近代化历程中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中的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4)材料四所述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中国“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从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到改革开放)中得到了哪些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科索沃战争 欧盟的成立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为三国中的哪三国?
(2)其中A、B、C三国的建立者分别是谁?
(3)其中发生在E的哪场战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F在三国时期被称为夷州,它就是现今的什么地方?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8分
(1)下面是四幅图片的信息,请将信息中错误的地方指出并改正过来。
图①:图中的文字是我国商朝人刻写在龟甲上的,被后人成为“金文”。
改正:把改为
图②:图中的兵马俑展现了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军队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
改正:把 改为
图③:图中的地动仪是东汉时期科学家张仲景发明的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
改正:把改为
(2)图④为昭君出塞图,王昭君作为西汉政府与匈奴和亲的代表之一,远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为妻,请问她的和亲有什么历史作用。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7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泻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臧克家《红血洗过的战场》
材料二:近代以来,由于我们一盘散沙,我们的民族总是在斗争中遭到失败。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抵抗力量。
材料三: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指挥者是谁?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1912—1919年,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资本家兴办厂矿四百七十余个,新厂矿的投资加上扩建增资共计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1912年以前50年民族资本一亿三千万元的投资总和。1914年中国面粉出口10万担;1915年出口20多万担;1916年出口30多万担;1917年出口80万担;1918年出口达210万担;1919年出口超过275万担。
材料二:他从1895年开始筹办大生纱厂……他为了开发沿海滩地,围垦造田,兴修水利,推广农业技术改良措施,扩大产棉区……他在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上,于1905年创立了大达内河小轮公司,开拓苏北内河运输……他用工厂的利润兴办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机构……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他”是谁?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什么时期?
(3)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能长期维持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