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是一部大国崛起和衰落交替的历史,大国关系是当今世界关系的主角,大国之间的较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二: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他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大国崛起》
材料三:“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中国既不能容忍美国在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也不会接受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 权”。“中国已经拥有战略核武器库,尽管不很多,但足以打到美国本土”。“(2015年后)强大的中国将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调整地区力量结构,并不惜冒险与邻国及本地区以外的强国发生冲突”。
材料四: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然成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全球经济力量。调速增效成为中国经济打造可持续增长“新常态”的关键所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既是全球“新局势”的重要组成,又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在“新常态”之下,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互动方式正在重构,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提速。……从金砖银行到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从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到推进贸易便利化,中国正不断增强与世界经济的“粘合力”。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世纪前后西方世界的崛起”受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2 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表现在哪些国家或地区?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秩序?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请写出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4)材料三中所反映的美国国防部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你认为其提出这一观点的实质是什么?
(5)材料四中说“在‘新常态’之下,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互动方式正在重构”,这跟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什么趋势加强联系紧密?导致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联系紧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各国该如何做?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孤泉之野击败商纣王的军队,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错误:
理由:
甲骨文是指刻写在青铜器或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任何价值。
错误:
理由: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持韩非子主张“无为而治”,加强中央集权。
错误:
理由:
李华同学在某杂志看到以下黑体字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
(1)你认为该杂志的“内容”符合历史事实吗?为什么?
“大海之中的岛国日本,原本和中国、朝鲜一样,都是落后于西方世界的东方国家。在面临西方侵略者的炮口时,选择了一条和中国、朝鲜截然不同的自强之路,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为什么能够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
(3)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你的爱国举动是什么?(举出一例即可,2分)
回答“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有关问题。
(1)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谁?
(2)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3)请你列举出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个。
(4)有人认为洋务运动采用大机器生产,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进步意义;
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不值得肯定。
你同意哪一看法?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