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是一部大国崛起和衰落交替的历史,大国关系是当今世界关系的主角,大国之间的较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二: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他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大国崛起》
材料三:“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中国既不能容忍美国在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也不会接受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 权”。“中国已经拥有战略核武器库,尽管不很多,但足以打到美国本土”。“(2015年后)强大的中国将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调整地区力量结构,并不惜冒险与邻国及本地区以外的强国发生冲突”。
材料四: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然成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全球经济力量。调速增效成为中国经济打造可持续增长“新常态”的关键所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既是全球“新局势”的重要组成,又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在“新常态”之下,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互动方式正在重构,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提速。……从金砖银行到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从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到推进贸易便利化,中国正不断增强与世界经济的“粘合力”。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世纪前后西方世界的崛起”受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2 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表现在哪些国家或地区?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秩序?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请写出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4)材料三中所反映的美国国防部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你认为其提出这一观点的实质是什么?
(5)材料四中说“在‘新常态’之下,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互动方式正在重构”,这跟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什么趋势加强联系紧密?导致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联系紧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各国该如何做?
史料一、
史料二、在这次空前规模战役中,双方投入100多个师的兵力,战役中飞机、大炮、 坦克等先进的武器的使用加剧了双方的伤亡人数,共伤亡人数70多万,因此,被称为“绞肉机”。
(1)史料一中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是什么?集团矛盾集中体现在哪两个国家?(写出图中的序号)
(2)史料二中的先进武器发明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这次革命对人们的影响?
(3)史料二空前规模战役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4)说出这场战争的名称和性质?
近代以来,重视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以下几段文字选自近代几部法令,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
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且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四:宪法规定:这个国家是一个联邦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回答:
(1)材料一这个法令使该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实行这一体制的国家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一个例子。
(2)材料二文献出自哪个事件的法令?为什么说它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3)材料三中“自由独立的合众国”指哪国什么?革命的领导者是谁?
(4)材料四“宪法”是指什么?宪法规定该国是一个什么体制的国家?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以上四则法令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共同作用?
请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写出以上图片中图A、图B各自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以及主要作用。
(2)图C发生在哪个事件中?林肯宣读《宣言》的名称是什么?
(3)图A中日本使团访问欧美国家的目的是什么?
(4)从美国和日本的历史发展历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任意一点即可)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在那场战争中,苏联军民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胡锦涛
(1)材料中的“那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它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中胡锦涛认为中国和苏联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请你写出中国、苏联在这场战争中的各一重大战役。
(3)“那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时光飞逝,“那场战争”已结束60多年。它给人类带来的伤痛让全人类至今都不能遗忘。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至1932年,银行破产101家,企业破产109371家……工业、农业、信用危机同时并发,并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下降36℅,世界贸易缩减2/3。
材料二: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卖煤。”“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
材料三:罗斯福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
(1)据材料一,说说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说这场经济危机的危害。
(3)据材料三,说说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2008年,一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从美国开始蔓延,中国也深受影响。2009年,全国1.3亿农民工中,有2000万人因金融危机失业。2011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60余万,有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针对就业问题,你有何良策?试提出你的一两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