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以下各问:
(1)牧区A.B主要是 牧场,C是 牧场,D是 牧场;
(2)灌溉农业区③是 , ⑤ ;
(3)③④两个农业区的灌溉水源主要依靠 ,⑤⑥主要依靠 。
读”跨流域调水图”,回答问题。
(1)家在北京的小明高兴地对同学说:“我们就要喝到长江水了!”他说的“长江水”来自下来哪个工程:
A.引黄入晋 | B.南水北调 | C.引滦入津 | D.引黄济青 |
(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上看,我国水资源分配特点是 季降水集中, 从空间上看,我国水资源 丰 缺,对水资源的利用必须依赖水利工程。
(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4)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计划取长江水沿_________运河北上到达京津唐地区,这条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在我国其年运输量仅次于 ,居第二位。
某校学生户外社团计划到如图(某区域等高线图)所示区域开展户外活动。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B C 。
(2)图中比例尺的表达方式是 。
(3)有团员建议乘车到D地后徒步爬乙山。量得该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至少得徒步 千米。
(4)若团员们要开展攀岩活动,图中ABC三处最适宜的是 处。
(5)图中小河E的流向是 。
(6)根据图中相关信息判断,甲山的高度最有可能是
A.650米 | B.680米 |
C.730米 | D.810米 |
读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被三个大洲包围的大洋是 。(填名称)
(2)黑种人主要分布的大洲是 。(填代码)
(3)B洲的国家与D洲的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
(4)请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 。
(5)A、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6) C、D两大洲的西部地区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7)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
(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 地。
(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
B.各月降水都很少 |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
(4)乙地的气候类型属于右图三种季风气候中的 气候。
读下图“我国夏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_________(南或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_______洋和南面的_________洋,气流特点是_________(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2)习惯上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东以南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_________(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
A.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_季节。
B.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_递减。
C.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_____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