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下图a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中丁河流域1970年代以来修建了众多的水利工程(水库),流域内实行封山育林。图b是图a中丁河流域不同年代平均输沙量季节变化图。

材料二:甲、乙两地各月平均降水量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mm)

34
57
92
134
151
212
151
132
84
79
58
28

66
108
175
230
253
218
158
131
93
61
55
45

 
材料三:
丙市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被誉为“千年瓷都”、“世界陶瓷文化圣地”,陶瓷产业体系完整,陶瓷创意基础深厚,拥有一大批工艺美术大师,多家以陶瓷文化产学研为主体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实施,该市把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做为经济发展的新战略。
(1)说出图a中①湖泊对所在地区的重要生态作用。
(2)与1970年代相比,简述2000年代丁河输沙量的差异并说明主要原因。
(3)指出与甲地相比乙地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简评丙市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风。
(2)除考虑风向外,从图中分析该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
(3)F、G所示的两区域中,表示商业区的是地。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地,原因是

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城市土地租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两个方面。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某一块特定土地,只有的功能活动才可能租用
(2)图中表示商业支付地租能力的曲线是
(3)距市中心远近对于区的影响最大。
(4)从支付能力来说,AB区间最高。
(5)该图反映的是因素中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某市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研究本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关系,通过搜集并查阅相关材料,分别绘制了市区1960年、1990年、2008年的平面示意图。试比较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最初形成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它对城市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2)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过程,直接表现是
(3)衡量该过程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该过程水平的提高是发展的必然结果。
(4)该城市从1990年到2008年的发展变化主要有_______、 _______等。

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计算方法是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是从下降开始的。
(3)图中甲、乙、丙、丁处于人口增长减缓阶段的是,按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发展中或发达)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4)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图中甲、乙、丙、丁的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进入该阶段与大力开展工作密切相关。

环境保护
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下图为“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统计示意图”。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目前我国耕地形势严峻的主要表现(4分),分析导致我国耕地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