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E点的海拔可能为( )
A.142米 | B.192米 | C.98米 | D.298米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处地势落差大,宜建水电站 |
B.观察者在C处可直接观察到D处 |
C.图中的湖泊是外流湖、咸水湖 |
D.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
黄土源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源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读图回答(l)一(2)题。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甲地打坝淤地②乙处整修梯田③丙处修建水库④丁处平整土地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如果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有可能变为
A.a | B.b | C.1020米等高线 | D.1010米等高线 |
山麓地带常常形成的地形多为
A.冲积扇 | B.冲积平原 | C.三角洲 | D.沙丘 |
读塔里木盆地,回答11一13题。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因主要是
A.洪水泛滥 | B.坡地开发 | C.交通线增多 | D.荒漠范围扩大 |
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是呈
A.网状分布 | B.“之”字形分布 | C.点状分布 | D.环状分布 |
影响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 B.光照 | C.水源 | D.土壤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6~7题。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山脉中,同为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的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下列关于甲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坡的降水少于西北坡 | B.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C.为我国赣、闽两省的分界线 | D.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
读“我国四个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l一2题。由图中各区的面积和人口比,可知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山地森林一高山草甸一高山草原一高山荒漠的自然带分异现象主要见于
A.①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 | B.②区由东向西的水平自然带分布 |
C.③区由东南向西北的水平自然带分布 | D.④区由东北向西南的水平自然带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