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
| A.亚里士多德 | B.伽利略 | C.牛顿 | D.爱因斯坦 |
如下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计绳、弹簧测力计、各滑轮的质量,不计一切摩擦,物体质量都为m,且均处于静止状态,有关角度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FA、FB、FC、FD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FB>FD>FA>FC | B.FD>FC>FB>FA | C.FD>FB>FA>FC | D.FC>FD>FB>FA |
关于同一电场的电场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 |
| B.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小 |
| C.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
| D.电荷在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减小 |
我们学过的物理量中,有的对应的是一个过程,比如:平均速度、路程等,我们称之为过程量;有的对应的是一个状态,比如:瞬时速度、动能等,我们称之为状态量。以下物理量中属于状态量的是
| A.功 | B.重力势能 | C.平均功率 | D.位移 |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视为质点)从H=12m高处,由静止开始通过光滑弧形轨道AB,进入半径R=4m的竖直圆环,且圆环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当到达环顶C时,刚好对轨道压力为零;沿CB圆弧滑下后,进入光滑弧形轨道BD,且到达高度为h的D点时的速度为零,则h之值不可能为(g=10m/s2,所有高度均相对B点而言)( )
| A.12m |
| B.10m |
| C.8.5m |
| D.7m |
矩形线圈abcd,长ab=20cm,宽bc=10cm,匝数n=200,线圈回路总电阻R=5 Ω.整个线圈平面内均有垂直于线圈平面的匀强磁场穿过.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 )
| A.线圈回路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均匀变化 |
| B.线圈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为0.4A |
| C.当t=0.3s时,线圈的ab边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0.016N |
| D.在1min内线圈回路产生的焦耳热为48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