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亚太和世界格局正处于深度演变与调整之中,全球经济复苏一波三折,中国提出建设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同东盟携手合作,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将为双方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不竭商机,也将为世界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共同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依据。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在《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到:零售药店的非处方药(医保内、医保外所有品种)、医保外的专利药、血液制品等拟全部放开价格。国家发改委拟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原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限价或出厂价格。
对于国家开放非处方药与非医保药价格市场的消息,有人认为价格放开了,药品能够确保供应,有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长远来看是有利的。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示意图
注: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
材料二:“资源诅咒陷阱”是指一些地方过度陶醉于自然资源优势不能自拔,固化于产业链的低端,致使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核心竞争力缺失,持续增长乏力,使得丰富的自然资源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福音”。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全国有262个城市被确定为资源型城市。
(1)结合材料一,简要描述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为资源型城市避免陷入“资源诅咒陷阱”提出合理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5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材料二:《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中国扩大消费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但目前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必须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和提高农民消费预期。
材料三: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材料四:在我国国有资产体量最大的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正在推进。发展混合所有制正成为这一轮改革的重要路径。多地纷纷出台相关文件。截至目前,已有四川、黑龙江、天津等超过20个省市国资委出台地方国企改革相关文件,从已经公布的地方国企改革方案来看,引入非公经济,改变过去国资“一股独大”的局面成为本轮地方国企改革的一个重点。其中,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都明确提出将采取市场化的混改方式。
(1)试概括图表中的信息,并揭示图表和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如何挖掘农村消费的潜力?
(3)结合材料三、四,说明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为什么要把发展混合所有制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路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亿元)及其增长速度(%)
注:2011年我国GDP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2012年GDP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2013年我国GDP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分析材料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根据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就解决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发展·安徽篇》——生动描绘了以“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和气魄的安徽人书写“致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安徽”的新篇章。安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把握发展机遇;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环节,加速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坚持将财力向民生、向基层、向困难群众倾斜,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致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安徽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