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济“百花园”中,各种经济成份争奇斗艳,五光十色。它们都在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 )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
| B.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
| C.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
| D.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见,中华民族精神是
| A.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 B.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根本保证 |
|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 D.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 |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改革开放,加快发展 |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
| C.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 D.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据此回答16—17题。这次评选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
| A.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 | B.尊重各民族文明成果 |
| C.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 D.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
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典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 A.勤劳勇敢 | B.团结统一 | C.自强不息 | D.爱好和平 |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幅创作于660年前的山水画《富春山居图》被分隔在浙江和台湾,围绕这幅画合壁的多次努力,让两岸人们有了新的期待。这说明
| A.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共同特征 | B.两岸文化具有趋同性 |
| C.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