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经检测这四种生物体内残留有机农药的情况如下表所示,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生物体 |
甲 |
乙 |
丙 |
丁 |
有机农药浓度(百万分之一) |
0.05 |
7 |
0.51 |
68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甲→丙→乙→丁 D.丁→乙→丙→甲
变色龙善于随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自己的体色,既利于隐藏自己,又利于捕捉猎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进化过程中,变色龙是影响它的猎物进化方向的因素 |
B. | 变色龙体色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是一种性状 |
C. | 进化过程中,天敌和变色龙之间进行相互选择 |
D. | 为了应对敌害,变色龙产生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 |
关于节肢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昆虫是唯一能飞行的节肢动物类群 |
B. | 一般有灵敏的感觉器官,没有发达的脑和独特的呼吸器官 |
C. | 大多数昆虫对人类是有害的 |
D. | 身体的外骨骼可保护内部器官,但不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
下表表示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的含量,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气体成分 |
吸入气体(%) |
呼出气体(%) |
氮气 |
78 |
78 |
氧气 |
21 |
16 |
二氧化碳 |
0.03 |
4 |
水 |
0.07 |
1.1 |
其他气体 |
0.9 |
0.9 |
A. |
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
B. |
从呼吸系统排出的代谢废物有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等 |
C. |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快速上升 |
D. |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是因为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消耗了氧 |
利用显微镜观察变形虫的运动方式时,视野中的变形虫伸出伪足向左上方缓慢运动,观察一段时间后,要使变形虫仍在视野中央,载玻片的移动方向为
A. | 右下方 | B. | 右上方 | C. | 左上方 | D. | 左下方 |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每年导致死亡人数约80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只有营寄生生活 |
B.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属于传染源 |
C. |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
D. | 艾滋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只能以预防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