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培育新的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生物技术是
A.基因工程技术 | B.诱变育种技术 |
C.杂交育种技术 | D.组织培养技术 |
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利用基本培养基中的简单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如色氨酸。但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生化反应的某一步骤不能进行,而致使某些必需物质不能合成,它就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某科学家利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大肠杆菌后,得到4种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体。已知A、B、C、D、E是合成色氨酸的中间体,突变菌株甲~丁在无色氨酸的培养基中,仅添加A~E中一种物质其生长情况如下表(+能生长,-不能生长)
A |
B |
C |
D |
E |
|
甲突变菌 |
+ |
- |
+ |
- |
+ |
乙突变菌 |
- |
- |
+ |
- |
- |
丙突变菌 |
+ |
- |
+ |
+ |
+ |
丁突变菌 |
- |
- |
+ |
- |
+ |
分析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 可以用野生型大肠杆菌获得突变体,也可以利用突变体获得野生型大肠杆菌 D. 大肠杆菌正常菌株合成色氨酸的途径是: B D A C E
下图示某生物细胞分裂时,两对联会的染色体(注:图中姐妹染色单体画成一条染色体,黑点表示着丝点)之间出现异常的“十字型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据此所作推断中,正确的是 ( )
A.此种异常源于基因重组 |
B.该生物产生的异常配子很可能有HAa或hBb型 |
C.此细胞可能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
D.此种变异可能会导致生物体不育,从而不能遗传给后代 |
下图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只有CD 、GH、MN段
B.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DE、NO段
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D.MN段相对于AB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继“三聚氰胺”引起的奶粉事件之后,蒙牛特仑苏牛奶添加“OMP”并夸大功能消息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OMP是人体自己能够分泌的具有促进骨形成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物学效应的一种含有7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简称IGF-1)。据报道牛奶中过量添加OMP能增加患多种癌症的风险。下列有关叙述全部正确的是 ( )
①和三聚氰胺一样,OMP也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②和胰岛素一样,OMP通过注射才能发挥作用 ③OMP具有调节代谢的功能,其调节方式也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 ④过量OMP导致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⑤OMP与生长激素具有类似的作用 ⑥OMP的形成还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分泌
A.①③④⑤⑥ | B.②③④⑤⑥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的示意图,①~⑤表示有关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处于寒冷环境中,①②③④均增加 |
B.可以看作反射弧的效应器的有甲状腺、肾上腺、皮肤等 |
C.可以作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的有肾上腺、骨骼肌等 |
D.⑤的释放减少与皮肤的功能无关,与渗透压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