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育种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在培育作物新品种方面的重大突破表现在
A.证明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
B.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
C.缩短育种周期,减少盲目性 |
D.快速培育无病毒植株,保留杂种优势 |
在盂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盂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
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
B.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3∶1 |
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1∶1 |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
下列关于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在经典实验和假说中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B.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
C.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O2的来源 |
D.利用荧光标记的方法发现细胞膜为磷脂双分子层结构 |
下列关于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1×隐性类型→测F1基因型 |
B.通过测定F1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
C.测F1的基因型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 |
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