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白菜—甘蓝”植株不能结籽 |
B.愈伤组织的代谢是自养需氧型 |
C.上述过程中包含着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和减数分裂等过程 |
D.“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
B.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细胞呼吸 |
C.缺少类群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
D.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 |
南方某农田弃耕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后来又出现灌木。图中曲线b、c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物种数或个体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可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植物物种数 |
B.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食物链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
C.在人为干扰情况下,将来不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 |
D.草本阶段最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 |
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 |
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和迁出 |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 |
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 |
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池塘编号 |
捕食者数量(只) |
蝌蚪存活率(%) |
||
甲 |
乙 |
丙 |
||
1 |
0 |
87 |
7 |
40 |
2 |
2 |
58 |
30 |
25 |
3 |
4 |
42 |
32 |
11 |
4 |
8 |
20 |
37 |
10 |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