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支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 )
下图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或向反应混合物中再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分别是( )
A.3 4 | B.3 2 |
C.2 4 | D.4 2 |
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
B.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
C.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
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 |
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
B.有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
C.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只能在生物体内起作用 |
D.ATP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
下图表示的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下图所示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的功能降低 |
B.K+和葡萄糖分别以②、①方式进入红细胞 |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③方式进行 |
D.①可代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