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一个二倍体植物(2N=4)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正确的图示是( )
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AA为红色,Aa为粉红色,aa为白色,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F2。下列有关F2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4 | B.白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4 |
C.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 D.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 |
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 做得如图所示曲线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说法是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
D.c曲线可代表杂合子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 B.4和27 | C.8和27 | D.32和81 |
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杂交,得F1,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从F1自交所得种子中,拿出一粒绿色圆粒和一粒绿色皱粒,它们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A.1/16 | B.1/2 | C.1/8 | D.1/3 |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得F1,F1自交所得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
A.高茎遗传因子对矮茎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 |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
C.控制高、矮茎的遗传因子不在一个细胞内 |
D.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