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酸性溶液中:Ba2+、K+、SO42―、Cl― |
| B.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K+、Na+、NH4+、SO42― |
| C.使甲基橙变黄的溶液中:Na+、I―、CO32―、OH― |
| D.无色溶液中:K+、Cl―、Cr2O72-、HCO3― |
实验室用Zn与稀H2SO4反应来制取氢气,常加少量CuSO4来加快反应速率。为了研究CuSO4的量对H2生成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见下表),将表中所给的试剂按一定体积混合后,分别加入四个盛有相同大小的Zn片(过量)的反应瓶(甲、乙、丙、丁)中,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记录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
| 实验 试剂 |
甲 |
乙 |
丙 |
丁 |
| 4 mol·L-1H2SO4/mL |
20 |
V1 |
V2 |
V3 |
| 饱和CuSO4溶液/mL |
0 |
2.5 |
V4 |
10 |
| H2O/mL |
V5 |
V6 |
8 |
0 |
| 收集气体所需时间/s |
t1 |
t2 |
t3 |
t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 t2 < t3 < t4 B.V4=V5=10 C.V6=7.5 D.V1<V2<V3<20
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为3Fe2+ +2S2O32-+O2 +xOH-=Fe3O4+S4O62-+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每生成1mol 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mol |
| B.Fe2+和S2O32-都是还原剂 |
| C.1mol Fe2+被氧化时,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1/3mol |
| D.x=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宝石、珍珠、玛瑙、水晶、钻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B.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纤维素制火棉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
C.氢氧燃料电池、丹尼尔电池、硅太阳能电池中都利用了原电池原理
D.纤维素、PLA、纤维二糖、甲壳素、硝化纤维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的△H>0 |
B.图②可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且乙的压强大 |
|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
| D.根据图④,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
| A |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
| B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
| C |
向无水乙醇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oC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 |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 |
| D |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
浓氨水呈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