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
SO2表现还原性 |
B |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C |
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放出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
D |
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
说明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③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
A.①③④⑤ | B.②③⑥ | C.③④⑤⑥ | D.②④⑤ |
发生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反应在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C+CO2=2CO |
B.Ba(OH)2·8H2O+2NH4Cl=BaCl2+2NH3·H2O+8H2O |
C.CaC2+2H2O=Ca(OH)2+C2H2 |
D.CH4+ 2 O2= CO2 + 2H2O |
向紫色Cr2(SO4)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析出蓝灰色沉淀,此时,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Cr3+(紫色) +3OH- Cr(OH)3(蓝灰色)
CrO2- (绿色)+H+ + H2O,将上述悬浊液等分两份a和b。向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向b试管中加入适量的H2SO4溶液。a、b试管中溶液颜色最终分别为
A |
B |
C |
D |
|
a试管 |
紫色 |
蓝灰色 |
蓝色 |
绿色 |
b试管 |
绿色 |
绿色 |
紫色 |
紫色 |
工业上采用乙烯和水蒸气在催化剂(磷酸/硅藻土)表面合成乙醇,反应原理为:
CH2=CH2(g)+ H2O(g)CH3CH2OH(g)△H <0,达到平衡时,要使反应速率加快,同时乙烯的转化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小压强 | B.增大压强 | C.分离除乙醇 | D.升高温度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s) + O2(g) ="=" CO2(g) ;△H=" +393.5" kJ/mol |
B.H2(g) + 1/2O2(g) ="=" H2O(l);△H =-285.8 kJ/mol |
C.2SO2 + O2 ="=" 2SO3;△H =-196.6 kJ/mol |
D.2H2(g) + O2(g) ="=" 2H2O(l) ;△H =-571.6 k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