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
SO2表现还原性 |
B |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C |
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放出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
D |
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
说明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 |
解释 |
|
A |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硝酸不稳定,分解产生NO2能溶于浓硝酸 |
B |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C |
某溶液中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
D |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 |
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硫化亚铁与稀H2SO4反应:2H+ + FeS = H2S↑+ Fe2+ |
B.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HCO3- + H+= CO2↑+ H2O |
C.NaHSO3溶液与NaHSO4溶液混合:HSO3-+ H+= H2O + SO2↑ |
D.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反应:Ca2++ 2ClO-+ H2O + SO2=CaSO3↓+ 2HClO |
氢气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在该反应中:断裂1mol 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断裂1 mol O=O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mol 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2Q1+Q2>Q3 | B.Q1+Q2>2Q3 | C.2Q1+Q2<4Q3 | D.2Q1+Q2<2Q3 |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主族元素的一部分。下列关于这四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
B.W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可能相等 |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X>Y |
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强碱 |
已知Cu(NO3)2在加热分解时生成CuO、NO2和O2。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生成的气体用水充分吸收,剩余O2 |
B.Cu(NO3)2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
C.每生成1 mol O2,转移电子2 mol |
D.NO2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产物为NaNO3和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