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CO2要进人血液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  )

A.1 B.2
C.3 D.4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一定气候条件下,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田间作物的细胞液浓度,以此法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必要数据。在此项测试中,自变量是

A.作物的细胞液浓度 B.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
C.制备的系列浓度梯度的检测液 D.一定的环境温度或其他气候数据

右图表示在20℃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正确的是

A.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A、B植物相比,受到影响较大的是B植物。
B.当光照强度为a时,比较A、B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A、MB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A、NB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A=MB、NA>NB
C.光照强度为3klx时,A植物叶肉细胞内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D.将光照强度由4klx上升到8klx,B植物叶绿体内NADPH的含量将减少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研究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的三位美国科学家,研究显示:囊泡是由单层膜所包裹的膜性结构,主要司职细胞内不同膜性细胞器之间的物质运输,称之为囊泡运输,一般包括出芽、锚定和融合等过程(如下图所示),需要货物分子、运输复合体、动力蛋白和微管等的参与以及多种分子的调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囊泡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ATP
B.囊泡中物质运输需要跨过多层生物膜,才能“锚定”
C.囊泡运输会导致某些生物膜成分更新
D.“出芽”和“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具有流动性

生物体内物质或结构在作用时可能会发生形态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与底物结合的酶的形状发生改变,形成酶-底物复合物,作用后酶恢复原状
B.K+进入人体红细胞时,K+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载体蛋白发生形态变化,这种改变消耗能量
C.O2分子进入人体细胞时,载体蛋白发生形变,这种改变不消耗能量
D.高温处理后,胃蛋白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不可恢复原状

下图中Ⅰ—Ⅳ说明了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转运,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图中均有主动转运
B.所有图中均有被动转运
C.图Ⅰ、Ⅱ和Ⅳ可表示渗透作用
D.图Ⅲ中细胞内ADP的含量会增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