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哪条曲线能说明正常人在进食前与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情况( )
A.曲线a | B.曲线 b |
C.曲线 c | D.曲线d |
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左表表示人类ABO血型所对应的基因型,右图为某家族血型系谱图,□代表男性,○代表女性,除了甲、庚两人,其他人的血型已在图中标明。由此系谱图推测甲、庚可能相同的血型是( )
血型 |
基因型 |
A型 |
IAIA、IAi |
B型 |
IBIB、IBi |
AB型 |
IAIB |
O型 |
ii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果蝇的X、Y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Ⅰ片段)和非同源区段(Ⅱ1、Ⅱ
2片段)。
有关杂交实验结果如表。
杂交组合一 |
P:刚毛(♀)×截毛(♂)→F1全刚毛 |
杂交组合二 |
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 |
杂交组合三 |
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 |
下列对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A.通过杂交组合一,直接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
B.通过杂交组合二,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1片段
C.Ⅰ片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D.减数分裂中,X、Y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Ⅰ片段
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
P |
F1 |
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 |
♀灰身红眼、♂灰身红眼 |
②♀黑身白眼×♂灰身红眼 |
♀灰身红眼、♂灰身白眼 |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
B.由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16
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8
某自花受粉植物的株高受第1号染色体上的A、a、第7号染色体上的B、b和第11号染色体上的C、c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作用效果相同,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该植物会在基本高度8 cm的基础上再增加2 cm。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本高度8 cm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
B.控制株高的三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株高为14 cm的植株基因型有6种
D.某株高为10 cm的个体在自然状态下繁殖,F1应有1∶2∶1的性状分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