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过程及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应在采血器中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 |
B.红细胞洗涤使用5倍体积的蒸馏水,直到离心后上清液不呈现黄色为止 |
C.利用0.9%的NaCl对血红蛋白溶液的透析12小时,可以去除小分子杂质 |
D.在凝胶柱中加入蛋白样品后即可连接缓冲溶液洗脱瓶进行洗脱和收集样品 |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不能证实的是()
A.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B.细胞处于生存或死亡状态 |
C.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 D.细胞液浓度的相对大小 |
在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常用新鲜成熟的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作材料是因为()
A.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胀破 |
B.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收集 |
C.哺乳动物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细胞器膜 |
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分离时容易沉淀在下面 |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
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
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的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
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的反应 |
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 |
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 |
D.有氧呼吸中产生的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 |
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视野亮度 |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