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重农”的思想 | B.“靠天吃饭”的观念 |
C.“不误农时”的思想 | D.“精耕细作”的特点 |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的《世界文明史》认为:“路德由于他的因信得救学说而与罗马决裂;德意志群众之所以追随他,主要是因为他们卷入了宗教民族主义的浪潮;王公们之所以立路德教为其辖区官方教会,主要是因为他们希望得到绝对的政治主权。”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因信称义否定了罗马教皇的原有权威 |
B.统一的德意志宗教民族主义情绪浓厚 |
C.路德教适应了世俗王权的需求 |
D.多种因素导致马丁.路德反叛罗马教廷 |
“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面大旗……”以上材料所指的两场运动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A.都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 |
B.都宣扬了资产阶级文化 |
C.都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
D.都受到封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儒家的“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主要的不同是()
A.讨论主题不同 | 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
C.价值取向不同 | 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
下列关于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放思想 |
B.“农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
C.对君主专制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
D.直接推动了变革当时的社会实践 |
一位思想家指责世人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而就没有了是非;又认为人心是自私的,人若不自私,岂不就是无心了吗?这位思想家最可能属于那一个学派?()
A.朱熹学派 | B.东林学派 | C.阳明学派 | D.公羊学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