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年代
道、路、省
州数
郡国数
县、邑、道、侯国等
户数(万)
西汉平帝(1—5)

13
103
1587
1223
唐贞观十三年(639)
10道
358

1551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
15道

328
1573
841.3
宋开宝(968—975)末

297

1086
309
宋宣和四年(1122)
26路
288

1234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代是我国古代发行货币最多的朝代之一,但宋代也是历史上一个经常闹“钱荒”(一种铜币短缺现象)的朝代。据《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宋代的“钱荒”现象()
①反映了商品经济繁荣
②说明国家财政困难
③表明传统货币政策急需改革
④说明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混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一”。他们的主张是基于()

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
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
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
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

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B.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关系
C.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形成和维护图中社会家庭关系特征的因素有()

①宗法观念 ②自然经济 ③皇权专制 ④理学思想 ⑤社会习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