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1),俊逸鲍参军。
渭北(2)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3)。
注:(1)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2)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3)论文:此处指论诗。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高度评价?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是怎样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中夜起望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声。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分析这首诗颔联的意境。
联系本诗意境,分析“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暮春[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5分)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注】①此词作于王安石所推新法遭到废除,落职出京卜居金陵半山时。②冯贽《云仙杂记》引《高隐外传》云:“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俗耳针砭,指医治庸俗的听觉而使之高雅。诗肠鼓吹,特指听到黄鹂鸣声,可以引起诗兴。有人说“闲”字统率全词,试简析词作从哪些方面表现词人之“闲”的?
简述“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两句所表达的感情。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它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姜夔的《扬州慢》,完成小题。
扬州慢
[南宋]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下列对这首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风十里”指昔日扬州的繁华街道,用以反衬眼前荒凉的景象。 |
B.“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以声衬静,突出扬州的空寂凄凉。 |
C.下阕写杜牧俊赏,才华横溢,旨在表达作者对杜牧由衷的敬佩。 |
D.本词虚实结合,虚写扬州过去的盛况,实写扬州今日的萧条。 |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答:
阅读陆游的《书愤》,完成小题。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下列对这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如山”比喻贴切,表现了诗人年轻时渴望收复失地的豪气。 |
B.颔联的意象组合未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显得大气磅礴。 |
C.尾联运用比喻手法表明心志,含有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之意。 |
D.此诗为七律名篇,以“愤”为抒情意脉,沉郁顿挫,深沉蕴藉。 |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的“空”字。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