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到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
| B.制陶、冶金、酿酒等生产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
| C.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 D.我国化学家在1965年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为世界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
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Al3+、Na+、Cl﹣、SO42﹣ | B.Cu2+、Ca2+、CO32﹣、Cl﹣ |
| C.NH4+、Ba2+、NO3﹣、HCO3﹣ | D.K+、Fe3+、Cl﹣、NO3﹣ |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所含有原子数为3NA |
| B.1mol OH﹣中含电子数目为9NA |
| C.标准状况下,11.2LN2和O2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NA |
| D.1mol/L MgSO4溶液中所含SO42﹣数目为NA |
M2O7x﹣离子和S 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M2O7x﹣+3S2﹣+14H+=2M3++3S↓+7H2O,则M2O7x﹣离子中M的化合价是()
| A.+2 | B.+3 | C.+4 | D.+6 |
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十分重视师生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
| 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乙炔气体时,必须先检验乙炔气体的纯度 |
| C.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
|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停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伤人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
| B.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CO32﹣+2H+=CO2↑+H2O |
| C.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OH﹣=H2O |
|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