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5v(O2)=4v(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NO的同时,生成n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NH3)=3v(H2O)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全世界每年钢铁因锈蚀造成大量的损失。某城市拟用如图方法保护埋在酸性土壤中的钢质管道,使其免受腐蚀。关于此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土壤中的钢铁易被腐蚀是因为在潮湿的土壤中形成了原电池
B.金属棒M的材料应该是比镁活泼的金属
C.金属棒M上发生反应:
D.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B.C1的结构示意图:
C.互为同位素
D.过氧化氢电子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橡胶、纤维、塑料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日常生活中常用无水乙醇进行杀菌消毒

25℃时,由弱酸(HA)及其盐(NaA)组成的混合溶液,起始浓度均为1mol·L-1。下图为向该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时,溶液pH随加入H+或OH-的物质的量而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B、C三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依次增大
B.通入HCl,HA的电离常数减小,A-的水解程度增大
C.加入1 mol NaOH后,溶液中c(Na+)=c(A-)
D.未加HCl和NaOH时,溶液中c(A-)>c(Na+)>c(HA)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如图所示装置中,锌电极上一定没有气泡生成
B.向CaCl2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溶液中会出现白色沉淀
C.做氯化铵分解实验时,加热试管底部,试管口处有晶体出现
D.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足量饱和NaCl溶液的过程中无固体析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