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 CO2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②-OH与组成元素相同,含有的电子数也相同
③HCN分子的结构式:H-C≡N;
④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
⑤Na2O的水溶液能导电,这不能说明Na2O是电解质;
⑥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铝是两性元素;
⑦风化、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
A.①②⑤ | B.③④⑦ | C.①④⑥ | D.④⑤⑥ |
将转变为
的方法为()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CO2 |
B.溶液加热,通入足量的HCl |
C.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 |
D.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 |
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1H13Cl |
B.该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 |
C.该有机物遇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D.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或取代反应 |
下列除杂所用的仪器方法,不正确的是:
A.苯中的甲苯: 加溴水分液 |
B.乙醇中的水:加新制CaO蒸馏 |
C.甲烷中的乙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洗气 |
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加饱和Na2CO3溶液分液 |
关于下列反应,说法正确的是:(图中共有三种原子)
A.反应过程中E中共价键断裂,G中共价键保持不动 |
B.E中存在非极性键 |
C.M分子有可能是HCl |
D.上述反应的类型是加成反应 |
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要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可以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
B.要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将蔗糖的水解液加入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至沸腾观察是否有红色沉淀产生 |
C.在进行乙醇的消去反应时,将反应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来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乙烯 |
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立即伸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取出加热,铜丝又会变为黑色,反复几次,用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证明是否生成了乙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