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2+、Al3+和K+。取该溶液100 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 mol气体,同时产生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 g红棕色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 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至少存在4种离子
B.Cl一定存在,且c(Cl )≥0.4 mol/L
C.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D.CO32–、Al3+ 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离子共存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常温下,向20 mL x mol·L1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液的pH随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 CH3COOH溶液中:c(H+)=1×103 mol·L1
B.图中V1 >20 mL
C.a点对应的溶液中:c (CH3COO)=c (Na+
D.当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20 mL时,溶液中:c (CH3COOH) + c (H+)>c (OH

下列有关用水杨酸和乙酸酐制备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阿司匹林分子中有1个手性碳原子
B.水杨酸和阿司匹林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可用FeCl3溶液检验阿司匹林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水杨酸
D.1 mol阿司匹林最多可与2 mol的NaOH溶液反应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B.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蒸干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均为氢氧化钠
D.反应2CO(g)=2C(s) + O2(g)H>0可以自发进行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氯化镁溶液直接蒸发至干,可获得纯净的无水MgCl2固体
B.用二氧化锰和0.5mol/L盐酸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C.用KSCN溶液检验硫酸亚铁溶液是否氧化变质
D.用苯萃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的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