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旨在体现我们对治理污染紧迫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材料二:目前煤炭仍为我国的主要能源,针对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鄂尔多斯地区某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筑了如下产业链。
(1)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为主,主要原因是    
(2)在煤炭的开采与使用过程中,分别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3)材料二中的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该图反映了我国“l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2009年7月l4日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l4日02时05分至4时28分。在台湾花莲海域连续发生6.7级和5.0级浅源地震,多条国际通信光缆中断,附近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和地区性通信受到严重影响。根据材料回答。

(1)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多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2)和地震灾害属于同一类的灾害,在我国还有,多发区位于我国的地区。
(3)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分析回答: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决定该年的主题是:地质灾害防治。要求各地在汛期前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教育宣传活动。
据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每年达数千人,经济损失高达百亿元。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少部门、单位及个人不能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在生产活动、工程建设中不采取地质灾害预防措施,人为诱发大量地质灾害;二是公民缺乏防治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防灾意识淡漠,一旦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常造成人员伤亡。
(1)地质灾害是指陆地环境在作用的长期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危及的异常激烈的变化。
(2)宣传活动在汛期前开展的原因是
(3)主要的地质灾害有等,其中,是一种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4)文中提及的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指。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是
(5)为了做好防灾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系统,另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体系。

阅读该表,回答有关问题:
1947—1970年全世界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表

(1)写出孕育表中各灾害的地球表层环境,火山爆发、地震,水灾。热带风暴
(2)表中四种灾害所造成的灾情不同,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热带风暴迁居死亡人数最多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下列材料,结台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央气象台11月29日6时:随着较强冷空气的势力继续向南扩张,未来两天,黄淮、江淮、江南至西南地区东部也将步东北、华北地区的后尘,加入到大风、降温天气的行列。不过,冷空气带来的也不全是坏消息,夸天夜间到明天上午,盘踞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数日的大雾天气(提示:大陆地区的雾主要属于辐射雾,是在稳定的大气环境下水汽在近地面层冷疑而成的)将明显消散,因大雾而封闭的高速公路恢复通车,空气质量将逐步好转。因此,连续发布近一周的大雾蓝色预警今日解除。
材料二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图

(1)此次强冷空气南下造成的灾害性天气是什么?描述图示时间内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状况。
(2)试分析我国东部及西南地区秋冬季节多雾的原因(提示:从天气、时间、气温变化、气流状况等方面分析)及雾的危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