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2日,原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贪污公款,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由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检察院向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最终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被判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上述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2)通过上述案例说明法律的作用?
(3)上述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有一位中学生,曾经因为外语考得不好,便对学习外语逐渐失去了信心。老师对他说:“你的基础差一些,先不要和其他人比,自己有进步就是成功。”第一次他定的目标是得50分,经过努力得了52分,老师鼓励他说:“有进步!下次争取及格。”这就样,随着成绩的逐步提高,这个同学学习外语的信心也增强了,终于进入了中上等成绩的行列。
请问:这位中学生的经历对你有何启示?
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此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2)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自己?
一天,小明又一次没有完成作业,老师批评了他几句,他认为老师的批评伤害了自己的自尊。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小强在小学读书时常得100分,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升入初中后常对同学说自己成绩优秀,但在第一次测试中成绩并不理想,从此觉得脸上无光。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这反映了小强什么心理?请你简要谈谈对这种心理的认识。
2010年7月29日,青海省西宁市成功打掉一个涉黑涉恶抢劫团伙,抓获团伙成员11人,而这个团伙成员都是十七八岁的青少年。经审查,这个团伙共计交代抢劫作案三十余起,盗窃作案十余起。审问中还发现他们之所以抢劫如此“顺利”,在于很多被抢人或者是害怕或者是觉得“反正抢去的不多”,很少反抗,事后基本上没有报案的。
(1)你觉得造成这个团伙抢劫、盗窃作案几十起的原因有哪些?
(2)这起案件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