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下图和表格分别反映了T市农村经济的变化

年份
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转移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1990
32.6
6.5
0.5
0.4
1995
31.4
65.7
1.1
1.8
2000
40
53.9
2.3
3.8
2007
43.3
49.3
3.3
4.1
2014
48.6
37.8
4.5
9.1

注:工资性收入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是指农村住户以家庭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是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收入。
材料二:T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该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杜绝强制流转等违法行为.保阵农民的收益权利;把土地流转与促进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1)揭示材料一中图和表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等流转?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个人品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共产党集中人民的意志,形成自己的主张和政策,然后通过全国人大的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国家的法律和决定,实现对国家的领导;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和决定,由国务院和其他国家机关贯彻执行;一般情况下,国务院根据党的代表大会提出的建议和作出的决定,起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并征求全国政协委员的意见,最后由全国人大批准。
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201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充分保障下,西藏各族人民更加平等地享有参与管理国家的权利,掌握了管理西藏社会、主宰自己命运的当家作主的权利,成为西藏精神、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各族人民的民族特性和传统文化受到充分的尊重、保护和大力弘扬,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加绚丽多彩、更加富有时代特征的丰富内涵。
根据材料,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保障西藏各族人民当家作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材料一: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秘密所在。历史上很多古老的文化都因为丧失了创新能力而丧失了生命力,最终不得不面临消失的结局。如:玛雅文明、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等文明都曾经创造出了辉煌的文化,但都消失了。
古老的中国文化,今天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北京大学张祥龙先生在其著作《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中表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断子绝孙、无以为继的重大危机。这时还意识不到‘泉涸,鱼相处于陆’的危险,而去奢谈‘中国文化的世纪’的话,是危险的不智。清末人们意识到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生存危机不但没有过去,而且就其文化含义而言,今日变局之险恶有过之而无不及。”张先生的文章博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身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必须严肃的思考如何延续中华传通文化的命脉,让古老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生命、新活力的严肃问题。
(1)在当代中国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什么途径来创新中国文化?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阐释内涵更丰富、更深刻、更具体了。科学方法观的提出,不仅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作用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更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新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阅读材料二,说明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时代精神之精华?
(3)除科学发展观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有那些?

党的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新的变化。我们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请运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对经济新常态加以分析说明。

材料一: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提出和实践,互联网思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并很快渗入人们的生活实践中。究竟什么是互联网思维,虽然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互联网思维应该是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的,它打破了工业化时代的标准思维模式,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的需要,是对工业化思维的升华,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结合条件下的一种崭新思维模式。
材料二:对如何通过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个别地方政府仅仅把国家政策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到具体实际行动中;有的则认为,这不是什么难事,有发达国家、先进省份现成的经验,人家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是一劳永逸的事。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人们对互联网思维为什么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2)请运用认识论道理,分析材料中个别地方政府所犯的错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