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需用2.0 mol/L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固体的质量分别为
| A.950 mL;201.4 g | B.1000 mL;212.0 g |
| C.100 mL;21.2 g | D.500 mL;100.7 g |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具有漂白性 |
| B.用氢氟酸雕刻玻璃,是由于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 |
| C.向50mL18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0.45mol |
| D.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
表示0.1mol·L-1NaHCO3溶液有关微粒浓度的关系正确的
| A.c(Na+)+c(H+)=c(HCO3-)+c(CO32-)+c(OH-) |
| B.c(Na+)=c(HCO3-)+c(CO32-)+c(H2CO3) |
| C.c(Na+)>c(HCO3-)>c(CO32-)>c(H+)>c(OH-) |
| D.c(OH-)=c(H+)+c(H2CO3)+c(HCO3-) |
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3Y(g)
2Z(g);△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新的平衡时,下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的比较正确的是
| 改变条件 |
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 |
|
| A |
升高温度 |
X的转化率变小 |
| B |
增大压强 |
X的浓度变小 |
| C |
充入一定量Y |
Y的转化率增大 |
| D |
使用适当催化剂 |
X的体积分数变小 |
已知Zn(OH)2的溶度积常数为1.2×10-17,则Zn(OH)2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1.4×10-6 mol·L-1 | B.2.3×10-6 mol·L-1 |
| C.1.4×10-9 mol·L-1 | D.2.3×10-9 mol·L-1 |
a、b、c、d是四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a、b、d同周期,其中d的质子数最大;a、c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与b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c>d |
| B.非金属性:c>a>d |
| C.相应氢化物的沸点:d>c>a |
| D.c与a、c与b均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