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
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
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
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比鸟嘌呤多,两者之和占DNA分子碱基总数的24%,则这个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数目的()
A.44% | B.24% | C.28% | D.14% |
下图表示大肠杆菌的DNA复制示意图。如果是单起点单向复制,按正常的子链延伸速度,此DNA分子复制约需30 s,而实际上复制从开始到结束只需约16 s。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的场所与真核生物的DNA分子复制场所不同 |
B.实际复制的时间之所以减半,是由于该DNA分子是从两个起点同时进行复制的 |
C.把甲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00% |
D.如果甲中碱基A有1200个,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8400个 |
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
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
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 |
下图①—⑤用某种方法在相差显微镜(不用染色)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分裂图像排序为①→③→②→④→⑤ |
B.图①细胞内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
C.图②③细胞中的染色体行为会增加配子的多样性 |
D.图⑤中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
小鼠毛皮中黑色素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显性基因R、C(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都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如图所示。现将黑色和白色的纯种小鼠进行杂交,F1雌雄交配,则F2的表现型比例为()
A.黑色∶白色=2∶1 |
B.黑色∶棕色∶白色=1∶2∶1 |
C.黑色∶棕色∶白色=9∶6∶1 |
D.黑色∶棕色∶白色=9∶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