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③⑤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个基因型为TtMm(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均为tM
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和tM
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向2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后,摇匀,再注入4滴NaOH溶液,摇匀,溶液呈紫色
B.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得到的色素带上面两条颜色清晰,下面两条颜色却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是选取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少
C.用葡萄糖试纸进行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中,判断“尿糖”含量高低的方法是把检测结果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D.在含有DNA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溶液呈蓝色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它实验条件均适宜),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光照下吸收CO2(mg/h)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2.50
黑暗下释放CO2(mg/h)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3.75
A.光照条件下,当温度为25℃时该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速率最快
B.光照条件下,当温度为20℃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速率最快
C.光照条件下,30℃比35℃的温度条件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D.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低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

研究表明,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的“时钟”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端粒,正常体细胞中端粒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在正常人的生殖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着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下列有关正常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原因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 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
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D.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细胞分裂增殖时一旦缺乏某种蛋白质将导致细胞癌变。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治疗癌症的方法之一是用药物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这将导致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相对增多
B.癌细胞有丝分裂时,DNA复制发生于间期,而染色体复制发生于前期
C.观察动物的癌变组织进行有丝分裂时,在分裂末期染色单体彼此分开,向两极移动
D.该图能够表示某癌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的三个重要数值的相对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