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可见
A.思维与存在是同一性的 | B.正确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 |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D.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这启示我们要做到()
①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
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③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201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可见,邓小平理论()
①是永恒的真理,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④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明星在某一方面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但由于价值观迷失,明星吸毒事件频发,在让人们感到震惊、惋惜的同时,也警示广大青少年在人生道路上()
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既要看到前途的光明,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③要重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4年9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演进。完成下列小题。习近平提到,中印两国毗邻而居。古有往来互鉴之情,近有患难与共之友,现有共同复兴之业。印度总理莫迪提到,中印两国是“两个身体;一种精神”。建交54年来,中印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①能够相互借鉴,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②理论先进,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③绵延不断,特别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④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习近平强调,中国自古就倡导“强不执弱,富不侮贫”,深刻总结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来看,“国虽大,好战必亡”体现了()
①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②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④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是必然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4年7月17日至23日,习近平主席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4国进行国事访问。近年来我国开展全方位外交,与拉美各国加强联系、深化合作和积极交流,实现协调、平衡、普遍发展,以此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稳定。这说明()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
B.我国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开展友好合作 |
C.和平与发展还没有真正实现 |
D.和平是发展的条件,发展是和平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