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是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是密切海内外同胞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这表明人民政协是( )
A.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 |
B.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
C.以团结和发展为主题的 |
D.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国家机关 |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新春团拜会上提出,“要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人民的尊严”被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
①人民的尊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②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
③政府工作重心正逐步转移④政府要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是区分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一个政府是否有这种权威,从根本上讲是由________决定的。
A.政府履行其职能的效果 | B.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依法行政水平 |
C.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道德操守 | D.政府的性质 |
“诚心问民意,恒心解民生。”近年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就业、就医、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是 ( )
①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③经济活动的参加者 ④人民利益的执行者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往年,全省农村每年住房投入100多亿元;启动农村住房建设以后,每年投入能达到1000亿元。同时,农村住房建设能够带动几十个产业,可以形成几千亿元的消费拉动。省政府要通过综合运用土地规划和政策引导,帮助农民新建和改善住房条件。这体现了省政府()
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 B.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终选择,全球经济增长模式要实现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各国共识。然而,在全球“气候列车”上,发展国家与发达国家也有不少分歧,如何“和而不同”地应对气候变化,依旧任重道远。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②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客观条件制约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