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上述故事蕴涵经济生活道理有(  )
①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③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供求决定的
④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价格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行为属于偷税的是

A.个体户小李在超过纳税期限两个月后还未纳税
B.广东省某企业多报出口货物数量,多得了出口退税
C.海南省某企业销售收入的一半以上未记帐,2006年全年少纳税约150万元
D.个体户张某在税务人员收税时拒不交税,还殴打税务人员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判决一起偷税大案,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百万元。这一判决主要体现了税收具有

A.惩罚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强制性

我国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后,将个人工薪所得起征点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对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认识正确的是

A.“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是其显著特点
B.税源广,是调节经济和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税种
C.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
D.是以公民的工资、薪金所得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国家通过减免税收,鼓励工业、服务、住房、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采取节能设备,以缓解资源、能源紧张局面。这种做法表明

A.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市场监管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C.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D.国家通过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

通常情况下,财政收支平衡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是因为

A.收支平衡,表明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B.如果收入过多,社会就会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
C.如果出现财政赤字,一定会出现通货膨胀 D.收支平衡就会优化经济结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