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透明、澄清、略显蓝色。一同学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将所得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也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试回答:
(1)用化学式回答:废水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后,生成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
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生成的蓝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
(2)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填编号):
A.氯化物 | B.硝酸盐 | C.硫酸盐 | D.碳酸盐 |
请简述你做出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身边处处有化学.
(1)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作用.
(2)在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垢的物质是.
(3)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其中""、"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请根据图示回答:
(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反应前的物质(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
(3)反应前后、
、
三种离子的个数比是.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一条消息是.
实验室需要配制50 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所需固体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主要操作步骤是:计算、、溶解.在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作用是.在量取水的过程中,某同学仰视读数,会使所配置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作为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关注能源、材料、环境等问题.
﹙1﹚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煤、、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迫切要求人们开发新能源.
﹙2﹚衣服通常是由纤维制成.棉花、羊毛等属于纤维﹙填"天然"或"合成"﹚.
﹙3﹚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都与空气污染有关.煤燃烧后能产生很多气体污染物,其中溶于雨水后,可以形成酸雨的气体是﹙用化学式填写一种即可﹚.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温度大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40℃时,若将20g乙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4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到0.1%).
(3)4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较多的物质是.
(4)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应该采用方法提纯甲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