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
(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由图可知其长度为L= 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右上图,由图可知其直径为D= mm;
(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R= Ω。
(4)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待测圆柱体电阻R
电流表A1(量程0~4mA,内阻约50Ω); 电流表A2(量程0~10mA,内阻约30Ω)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10kΩ);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25kΩ)
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开关S 、导线若干
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右框中画出测量的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5)根据你设计的测量电路,在右图中用实线连接好电路。
(6)圆柱体材料的电阻率表达式为ρ= 。(用所测量的量字母表达)
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
(1)闪光频率是Hz.
(2)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 __ m/s.
(3)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__m/s.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经过测量得:d1=3.62cm,d2=8.00cm, d3=13.2cm, d4=19.19cm, d5=25.99cm, d6=33.61cm.
(1)计算VF=_______________m/s;
(2)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m/s2;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为50Hz,待打点计时器稳定打点后,释放重物,使它带动纸带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迹,如图所示,其中O点为第一个点,A.B.C.D为4个连续的点,量出它们到O点的距离分别是62.99cm,70.18cm,77.76cm,85.73cm.已知重物质量m=1.00kg,重力加速度g=9.80m/s2.(下面都要求三位有效数字)从O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是__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是________J.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某兴趣小组想通过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开始前,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W∝,②W∝v,③W∝v 2。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时的速度),每次实验,物体从不同初始位置处由静止释放。
同学们设计了以下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其中L1、L2、L3、L4……,代表物体分别从不同初始位置处无初速释放时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v 1、v 2、v 3、v 4……,表示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 |
L |
L1 |
L2 |
L3 |
L4 |
……. |
v |
v 1 |
v 2 |
v 3 |
v 4 |
…… |
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并得出结论W∝v 2。他们的做法是否合适,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探究出的结果。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取下一段如图所示的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设O点为计数的起始点,在四个连续的计数点中,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若物体做理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计数点A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s1为________ cm,打计数点O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 m/s,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