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分馏、煤的气化、海水制食盐、蛋白质变性等过程都包含化学变化 |
B.酸性氧化物一定不能和酸反应 |
C.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
D.爆鸣气、铝热剂、玻璃、花生油、聚乙烯均为混合物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lmolCH3CH2C(CH3)3所含甲基个数为4NA
②2.8g乙烯和2.8g聚乙烯中含碳原子数均为0.2NA
③1.0L1.0mol·L-1CH3COOH溶液中,CH3COOH分子数为NA
④8.8g乙酸乙酯中含共用电子对数为1.4NA
⑤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完全燃烧后生成CO2的分子数为2NA
⑥常温常压下,17g甲基(一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A
⑦标准状况下,11.2L氯仿中含有C—Cl键的数目为1.5NA
⑧lmolC15H32分子中含碳一碳共价键数目为14NA
A.①③⑤⑦ | B.②③⑥⑧ | C.①②④⑧ | D.①②⑥⑧ |
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正确的是()
下列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值一定为的是()
A.液面在“![]() ![]() ![]() |
B.在过氧化钠固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个数 |
C.将质量分数为![]() ![]() ![]() ![]() |
D.在碳与浓硫酸(加热)的反应中,被还原的![]() ![]() |
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
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X元素为铝
B.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C.X元素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①做焰色实验的铂丝要用稀硫酸洗
②盛放碱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③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④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是:向容量瓶中加水,塞好瓶塞,将容量瓶倒过来,若不漏水,将瓶塞旋转180°,再倒过来,看是否漏水
⑤中和滴定中用的锥形瓶不能用所装待测液润洗
⑥使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酸碱性时,先把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量
⑦测中和热时用来搅拌的是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用金属搅拌棒
⑧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缓缓倒人浓硫酸中
A.①③④⑥⑧ | B.①④⑤⑥⑦ | C.②③④⑤⑦ | D.②③⑤⑥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