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了信仰迷失、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因此,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希望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字的提炼,把高深的理论变成了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能遵守的价值信条,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材料二:不同的文化因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在相互交流时,容易产生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现象叫做文化冲突。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个美籍华人家庭使用中医方法为感冒的小孩治疗,因文化的差异而被政府剥夺了抚养权。法国漫画杂志《查理周刊》此前屡次刊发有关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争议漫画,触怒穆斯林,在世界各地引发诸多游行示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在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要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2)有同学从文化冲突事例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文化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冲突。”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理由。
(3)请为我国文化安全宣传教育策划两项活动,并说明理由。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是国企大重组、大整合的一年。随着经济发展,竞争的需求从国内变为国外,要求国际化企业在资源、规模上达到一定级别,才能获得话语权的提升。大型国企合并是一种大趋势,央企需要瘦身,从原来一味做大形成的虚胖,向做强、做优转变。推动大型国企合并,有助于降低相关大型国企之间的恶性竞争,降低其内耗影响,以此形成一个拳头对外,增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筹码,并间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1)依据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实施国企大重组的必要性。
材料二: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主要负责人年平均薪酬水平为76.3万元,全部负责人平均薪酬水平为46.1万元。央企负责人薪酬水平是同期沪深上市公司主要负责人的大约2~3倍,与职工薪酬差距达到12倍之多。央企负责人往往具有双重身份,不仅是职业经理人,还同时是具有较高行政级别的公务员。在职务薪酬上往往既有高管工资,又有“高官”待遇。
2015年1月1日,《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实施。此次薪酬改革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降薪,而是通过严格规范央企负责人薪酬分配,实现薪酬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改革后的薪酬结构由基本年薪加绩效改为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加任期激励收入。总的收入不超过在职员工平均工资的7~8倍。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为优化央企负责人薪酬结构拟出四条政策性措施。
材料三:党和国家新一届领导人上任后,进一步加大反腐力度,成效显著,深得人心。反腐高压之下,仅2014年就有14名央企高管落马,全国超过70名国企高管落马。国企领导人员手中掌握的权力、平台、资源,都能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背后存在的安全、环保、质量问题,将给社会、国家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2015年中央会进一步加强管党治党、党风廉政建设,聚焦突出问题、创新方式方法,查找靠山吃山、利益输送问题,为深化改革开路,坚定不移把国企做大做强,给人民一个更加满意的交代。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中央加大反腐力度对增强党和政府威信的意义。
(4)结合材料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道理,说明中央加大反腐决心的正确性。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和表述,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总体布局”概念的首次出现是在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决议。其后从十三大到十六大,实际上都把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作为“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七大加上社会建设,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拓展为 “四位一体”。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进去,总体布局进而发展为“五位一体”,并被概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五位一体”。从“三位一体”再到今天的“五位一体”,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善。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决定》明确指出: 领导干部要结合实际形势作出符合法律规定与社会效果的科学决策。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切实提高依法办事本领,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工作中,必须扑下身子、躬身实践,注重实效、科学推进。
材料三: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大多发生在基层。一方面,有的基层政府犯上了“权力依赖诊”,习惯于靠行政干预、用权力“摆平”;另一方面,有的基层群众“信访不信法”,一些纠纷已经依法判决,但部分当事人认为判决于己不利便通过上访给政府领导施加压力,试图影响甚至改变法院的判决。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依据材料一,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的“总体布局”理论需要不断发展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二,《决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方法论原则。
(3)依据材料三,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基层群众应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经济运行逐渐步入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新常态,一些折射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悄然发生改变:GDP增速下降,就业人数增加;工业制造业下行,生活环境趋好;市场准入门槛降低,企业活力增强……新常态蕴藏着新机遇,宏观调控在加减之间更显平衡、结构调整更显优化、市场培育迸发活力。
材料二:在经济新常态之下,各地政府更加强调改革创新。2015年1月份的广东省委全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广东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广东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虽然,近年广东科研条件不断改善,科研水平和科研队伍能力不断提升,但是如何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建设,突破自主创新人才培养这一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如何解决原始性创新成果少,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吸收和再创新等问题亟待解决。实际上,为推动广东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11年11月30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我国第一部促进自主创新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
(1)结合材料一,指出“加减之间”蕴含的矛盾基本属性是什么?运用其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加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就广东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原创】2015年2月27日“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评选”27日揭晓,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27日晚播出了颁奖盛典。获得“感动中国”荣誉的是: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有于敏、朱敏才孙丽娜夫妇、赵久富、张纪清、陶艳波、木拉提•西日甫江、肖卿福、朱晓晖、师昌绪、陇海大院,此外,“感动中国”还向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表达了年度致敬。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获得重大荣誉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国家举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依据。
(2)上述活动的开展,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何道德启示?

【原创】2015年7月22日,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追寻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团出征仪式举行,20余名学生赴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进行为期9天的的实践活动。学习期间,学员将接受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精神、毛泽东调研的思想方法等专题学习,开展祭奠革命英烈、瞻仰革命旧址现场教学,体验“红军的一天”,“三湾改编”情景模拟,与红军后代面对面,重温井冈山烽火历史,学习和感悟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实践团队还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实课题,深入红色故居旧址,深入基层群众,开展调研和实践,形成社会实践成果。通过这些形式的活动对学生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了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井冈山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不断得以提升。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为什么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2)公民应该怎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