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会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冲突变得不可避免。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中国没有“逢强必霸”的基因,是因为
①坚持独立自主外交基本目标
②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国际地位
③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准则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北京某地铁站旁,有一个由退休老人组成的“志愿者服务站点”,这些退休老人在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快乐。这表明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②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客观条件
③索取是人生价值的标志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 A.①③ | B.①④ |
| C.②③ | D.②④ |
吉林省经济工作会议为我省2013年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这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 C.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
| D.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 |
随着“中国丹霞”地貌成为中国的第40项世界自然遗产,一时间中国又掀起了“遗产热”。究竟申遗值不值,专家学者与社会公众各执一词。之所以各执一词是因为
①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②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不同
③价值判断因人而已,没有标准
④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 A.①② | B.②③ |
| C.①③ | D.③④ |
“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有光明前途。”这样说
①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
②肯定了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肯定了改革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④是因为改革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
| A.①② | B.①④ |
| C.②③ | D.③④ |
温家宝总理指出,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主权问题上,日本政府如果误判形势,只会给东亚的地区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说明
| A.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
| B.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 D.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