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 尽管当地潮湿、粘稠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下表中的简化数据, 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地点
地点 |
A |
B |
C |
海拔(米) |
500 |
250 |
600 |
某沉积层埋藏深度 |
421 |
3 |
412 |
该区域可能属
A.向斜谷 | B.背斜谷 |
C.向斜山 | D.背斜山 |
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东北地区 | B.华北地区 |
C.西南地区 | D.江南地区 |
下图为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上海市2005年外来常住人口总数量最多的地区是()
A.中心城区 | B.东、北部郊区 |
C.西、南部郊区 | D.不确定 |
图示期间影响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幅度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 | B.地价 | C.人口出生率 | D.环境质量 |
某城市交通拥堵,下图为“该城市地铁规划走向示意图”。该城市地铁建设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是
A.在地铁站点形成新的卫星城 |
B.城市空间将沿地铁向卫星城方向发展 |
C.中心城区将出现空心化 |
D.在地铁沿线将出现大量工业区 |
我国通过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来控制人口增长,取得了显著效果。下图为我国人口年增长曲线图。
图中信息可以说明
A.我国人口数量在减少,城市化速度下降 |
B.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但社会负担仍不断加重 |
C.我国人口出生率降低,就业困难问题得到解决 |
D.我国人口死亡率在降低,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
读图“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图(2010年)”,回答下列问题。关于图示地区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济南比青岛城市规模大 |
B.潍坊是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
C.发达的交通是构建都市圈的核心条件 |
D.第一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
制约该地区城市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 B.矿产资源和能源 |
C.生活消费水平 | D.科技水平和开放程度 |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常住人口密度、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7月平均气温时空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题。有关该城市2002年到2012年的变化的叙述,最可信的是( )
A.交通通达度提高 | B.工业用地比例减小 |
C.中心城区规模缩小 | D.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