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污水靠蒸发、灰尘靠风刮、垃圾靠河刷。”全面人大代表、贵阳市新堡乡王岗村党支部书记花全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这样形容当地一些村的生活环境。为改变这一境况,小明提出了下列建议。其中你认同的有(  )
①把农村环境治理作为国家的第一要务
②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其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走边污染边治理的道路
④加大农村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构建垃圾处理系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一定意义上说,“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一观点有其合理性。这是因为()

A.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 B.国际竞争是文化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
C.民族文化是其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示 D.不同国家的思想文化是不可能融合的

“2014年上海市民燃放烟花爆竹意愿调查报告”显示,90.6%的受访市民表示愿意为减少空气污染而“节约能源,以减少城市发电的煤炭使用量”,84.2%会“爱护城市绿化,有条件多栽培各类植物”,61.9%会“出行尽量少开车,多选地铁、公交等”。这表明多数受访市民
①能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②能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③能积极主动参与国家事务管理④切实履行我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在马年春晚的小品《扶不扶》中,有这样一段台词:“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为了让人心不倒,国家必须()
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②健全法律法规,确定“好心人免责”
③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社会责任感
④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在共享中共建,在共建中共享。”从个人对社会的影响看,提倡“共建”的依据是()

A.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
B.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C.人们的全面进步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D.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主要说明()

A.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B.个人离不开社会而存在
C.人类社会是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D.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