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在有关兴办工商业的奏折中说:“英国呢布运至中国,每岁售银三千余万(两),又铜、铁、铝、锡售银数百万,于中国女红匠作之利妨夺不少。曷若亦设机器自为制造,轮船、铁路自为转运。……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不独有利厘饷也(军费征收)。各省诸山,……择其利厚者次第开挖。一切仿西法行之。……酌提一、二分归官,……可以养船、练兵。”以上材料表明,洋务派举办工商业的目的是
①维护中国传统的手工业生产 ②抵制外国商品在中国的倾销
③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开支 ④建立近代化的中国工业体系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由官府掌握企业的用人及理财权,具体业务由商人经营。此后,招商局并购美商旗昌轮船公司。19世纪80年代初,它开始发售股票,成为面向社会筹集资本兴办的新型股份制企业。据此表明上海轮船招商局( )
A.是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代表 |
B.创立早期有利于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
C.顺应改革开放的浪潮 |
D.快速发展得益于清中央政府的支持 |
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说明( )
A.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 |
B.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
C.宋代草市加速城市化进程 |
D.宋代城乡差别消失 |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这种现象( )
A.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 | B.使得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
C.是封建政府的政策所致 | D.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
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牛耕技术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汉代画像砖上绘有二牛一人耕地的场景 |
B.近代考古发现,春秋晚期的古墓葬中已有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 |
C.《齐民要术》写道:“赵过始为牛耕” |
D.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认为曲辕犁是古代牛耕技术成熟的标志 |
封建统治者认为“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也认为“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下列政策和措施与上述言论所反映的指导思想的相冲突的是( )
A.商人出不得乘车马,入不得住豪宅 |
B.商人及其子嗣不得入仕为官 |
C.盐铁官营 |
D.工商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