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从那里输入的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话涉及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
A.新航路开辟引发了欧洲价格革命和社会分化 |
B.工业革命为“冒险的远征”提供了物质力量 |
C.开放、扩张的资本主义经济促进世界市场形成 |
D.殖民扩张和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 |
毛泽东的头像于1937年1月出现在美国《生活》杂志上,这是他第一次在全世界露出“庐山真面目”。随着中国的巨变,他越来越多地进人西方人的视野。他最令中国人民称颂的功绩是
A.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
B.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
C.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D.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主力从集结地开赴华北战场协同友军作战,途中需要
A.东渡黄河 | B.北渡长江 |
C.跨越陇海线 | D.挺进大别山 |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 D.苏联建成杜会主义社会 |
“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是近代中国的一些革命口号。这些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 B.抗击外国侵略 |
C.新民主主义革命 |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存在内在一致性的根源在于
A.同属资产阶级领导 |
B.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 |
C.皆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
D.同是民族危机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