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

A.③②①④ B.③②④① C.①②③④ D.②③①④

关于下图所示国际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地位参加会议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在词中吟咏的“一桥”建成于

A.三年经济恢复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A.国民党决心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
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D.国民党号召国民奋起抗日

1931年9月28日,重庆全市市民绝食,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商店停业,下半旗为死难同胞致哀。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八一三事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