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司马谈著有《论六家要旨》,认为诸子百家学说虽然不同,但“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用此可见,诸子百家

A.都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方案 B.都追求富国强兵
C.都具备“大一统”思想 D.都强调“天人合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计量史学是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行规律的分析。读1865~1905年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状况统计表:

时间
进口数(单位:两)
出口数(单位:两)
平衡
1865年
55,715,458
54,103,274
-1,614,184
1875年
67,803,247
68,912,929
+1,109,682
1885年
88,200,018
65,005,711
-23,194,307
1895年
171,686,715
143,293,211
-28,402,504
1905年
447,503,943
377,338,166
-94,165,777

分析表中的数据,结合史实,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中国的贸易顺差呈扩大趋势B.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C.近代工业的发展呈下降趋势D.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885年的上海外滩公园明示游览规则,部分条款规定:“一、脚踏车及犬不准入内;……三、禁止采花捉鸟巢以及损害花草树木,……四,不准入奏乐之处;五,除西人之佣仆外,华人一概不准入内……”。对此现象的反思应该

A.形成平等观念 B.口诛笔伐,愤懑宣泄
C.树立规则意识 D.外争权益,内省公德

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两则经典名句,与它们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以下为《十二铜表法》的部分内容,该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注重

◇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宽度,直向为八尺,转变处为十六尺。
◇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
◇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A.保持道路畅通 B.保留原始的古老习俗
C.规范人们行为 D.协调贵族与平民关系

清代乾隆年间,学者洪亮吉曾言:“一人之居以供十人已不足,何以供百人乎?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以供百人乎?”由此分析洪亮吉人口论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认识到人口激增会带来社会动乱 B.发现了清代人口增长的客观规律
C.肯定了人口多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D.揭示了人口猛增与资源分配矛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