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区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后,于第二年下诏修驰道。《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维持驰道畅通的是(  )

A.实行郡县制 B.实行皇帝制度
C.实行分封制 D.实行三公九卿制

《我的戎马生涯——郑洞国回忆录》中写道:“使人万分痛心的是,就在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革命大业正待继续向前发展之际,革命阵营内部却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国内大资产阶级的威胁、利诱下发生了严重分裂。”郑洞国将军的这段回忆反映了:

A.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迫使孙中山辞职
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
C.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D.蒋介石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

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③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④两种观点恰好相反,所以其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淅川下寺曾发掘出一处春秋楚国贵族墓群,出土大量青铜礼器,不少还带有铭文,其铸造使用了失蜡法溶模工艺。这一发现,把我国使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个多世纪。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

A.青铜器铸造在春秋时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B.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
C.青铜器的铭文有助于印证古代史料的真伪
D.春秋时期各国主要使用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