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1978年宪法进行了两次部分修改,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按邓小平同志批示的原则修改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宣布取消1978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有“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权利的规定,由此可见当时( )
| A.宪法至高地位得到真正确立 |
| B.1978年宪法迭经修改已臻完善 |
| C.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
| D.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已建立 |
下图反映了1927—1936年中国银进出口波动的加剧。这( )

| A. |
延缓了世界经济危机影响 |
B. |
推动了法币政策出台 |
| C. |
促成了世界货币体系建立 |
D. |
导致了金本位制崩溃 |
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创设水师学堂,以“开北方风气之先,立中国兵船之本”。英美驻华机构均很快向各自政府提交了该学堂详细的观察报告,涉及学生的选拔、课程、训练以及成绩情况。据此可推知,近代列强( )
| A. |
介入晚清军事改革 |
B. |
积极维护在华利益 |
| C. |
关注中国新式教育 |
D. |
注重搜集中国信息 |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两江总督和江宁将军即派人赴京咨抄江宁旗营历年底案,清廷遂谕令户、兵、工三部赶紧照录,交来人领回。上述举措旨在( )
| A. |
编练新式军队 |
B. |
强化对外防御 |
C. |
重建地方官署 |
D. |
恢复统治秩序 |
乾隆年间,西北地区方志的编纂进入高峰,内容以屯田、水利、兵防最为详细,编者多为承担军事保障的官员。由此可知,该时期西北方志编纂的主要目的在于( )
| A. |
统筹区域军事资源 |
B. |
吸引百姓移民实边 |
| C. |
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
D. |
指导官员治理地方 |
晚明南方地区刊行的大量茶书,内容较之前更丰富,包括茶树种植、茶园管理、制茶、品茶、茶馆经营等。这反映了当时( )
| A. |
饮茶礼仪传播广泛 |
B. |
茶业市场繁荣发展 |
| C. |
市井生活需求多元 |
D. |
印刷技术日益成熟 |